道桥专用防水材料施工后如何验收?
发布日期:2025-07-02 作者: 点击:
道桥专用防水材料施工后的验收需从材料、基层、施工工艺、防水层性能及验收资料等多方面严格把控,以下是道桥专用防水材料厂家介绍的具体验收要点:
一、材料验收:确保源头质量
1. 资质与文件核查
检查防水材料厂家的资质、产品合格证、出厂检验报告,进口材料需提供报关证明及进口检验报告。
核对材料规格、型号是否与设计要求一致,确保材料符合《道桥用改性沥青防水卷材》等国家标准。
2. 外观与性能检验
外观检查:材料表面应无破损、变质、裂缝、凹凸不平或尖锐棱角。
物理性能测试:随机抽样送检,检测抗拉强度、延伸率、耐水性、低温柔性、热碾压后抗渗性等指标,确保符合标准要求。
二、基层验收:奠定施工基础
1. 平整度与清洁度
基层表面应平整,无明显凹凸不平和裂缝,采用2m直尺检查,空隙不超过5mm。
基层需清洁,无灰尘、油污、碎石等杂质,确保防水材料与基层粘结牢固。
2. 干燥度控制
基层含水率需符合防水材料要求,一般不超过9%。可通过塑料薄膜覆盖法检测:将1m²塑料薄膜覆盖在基层上,四周密封,24小时后观察无水珠即可。
三、施工工艺验收:规范操作流程
1. 基层处理
检查基层是否按设计要求进行抛丸、精铣刨或喷砂处理,确保表面粗糙度符合标准。
阴阳角、管道根部等特殊部位需做成圆弧状,避免应力集中导致开裂。
2. 防水层施工
涂刷工艺:防水涂料需均匀涂刷,无漏涂、漏刷现象,厚度符合设计要求(通常不低于1.5mm)。
卷材铺贴:卷材铺贴方向应顺水流方向,搭接宽度不低于100mm,双层卷材需错开宽幅的1/2。
接缝处理:接缝处需密封严密,无空鼓、开裂或脱落现象,采用热熔或胶粘剂粘结时需确保粘结强度。
3. 细节处理
检查伸缩缝、沉降缝等部位的防水处理,确保填缝材料填充密实,无空隙。
排水口、出水口等部位需紧密收口,无渗漏风险。
四、防水层性能验收:确保防水效果
1. 厚度检测
使用游标卡尺或测厚仪随机抽检防水层厚度,每100㎡检测不少于1点。
厚度偏差不超过设计值的±0.1mm,若合格率低于70%,需返工处理。
2. 渗水性测试
采用透水仪进行渗水性测试,频率同厚度检测点,要求不渗水。
若发现渗漏,需标注位置并要求施工方整改,整改后重新测试。
3. 粘结性检查
通过用力撕拉或搓揉防水层,检查是否粘结牢固,无脱皮、掉块现象。
若发现3处以上粘结不良,需返工处理。
4. 闭水试验(可选)
对桥面、隧道等部位可进行闭水试验,蓄水高度不低于50mm,持续24小时后观察无渗漏。
五、验收资料核查:完善工程档案
1. 施工记录
检查施工记录、技术交底记录、基层处理记录及每道工序检验资料,确保施工过程可追溯。
2. 材料文件
核对防水材料出厂检测报告、施工单位抽检报告及复试报告,确保材料质量合格。
3. 竣工图纸
提供完整的桥面防水工程设计图及竣工图,标注防水层位置、厚度及特殊部位处理方式。
六、验收流程与评分标准
1. 初验与复验
施工单位需进行初验,合格后报请监理单位验收。
监理单位组织建设单位、设计单位、施工单位共同参与验收,形成验收报告。
2. 评分标准
验收采取评分制,得分85分及以上为优良,70-85分为合格,低于70分为不合格需返工。
评分项目包括厚度(30分)、渗水性(35分)、粘结性(35分),扣分项包括完整性缺陷(如露白、起泡)及资料不全。